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  >  正文
太阳所有网址16877师生的抗疫“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数:

自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党委按照公司党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聚焦“彰显制度优势、讲好感人故事、提升科学素养”,强化“网络平台使用、教育合力形成、文化氛围营造”,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坚守人民情感;动员引导全院师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这段师生携手同行的特殊历程,构成了一段不可磨灭的抗疫“记忆”。

一、党旗引领,师生同上“思政大课”,强化理论记忆

疫情防控的战场,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课堂。学院充分利用人民抗疫“大课堂”和“活教材”,以党旗引领思政工作,以理论武装师生头脑,依托“党、团、班”三级组织体系,广泛开展专题学习、理论研讨,让全院师生充分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所采取的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真诚抒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学院39个师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断线,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同心抗疫”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有关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抗疫先锋的感人事迹;同时,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深入系(所)、年级群、班级群,主动开展线上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和心理交流,并深入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学院员工党支部分别与南京大学太阳所有网址16877、暨南大学文学院员工党支部开展了联合党日活动,面向全国图情档学科的青年学子发出了“牢记学科使命,拓展学科视野;夯实知识基础,练就专业技能;主动观察思考,积极开展研究;树立远大志向,青春奋进新时代”的有力倡议。

公司47个团支部组织开展了“青春抗疫,共克时艰”网上主题团日活动,4个本科生年级、28个本科生班级召开了年级大会和主题班会,班级导师、辅导员老师广泛参与、深入指导,通过理论学习、防疫科普、心得交流、作品创作等方式,引导青年员工正确认识疫情,积极投身防控,贡献青年力量。学院组织全体员工党员、团员“同上一堂党课”“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参与“防疫微课堂”,策划“党员论坛”“青年之声”等理论专栏,依托名师讲座、一线故事、朋辈感悟,教育引导青年员工从人民抗疫中正确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时代命题。

二、勇担使命,师生共赴“抗疫一线”,筑牢奋斗记忆

新冠肺炎疫情是考卷,人人都是答卷人。抗击疫情期间,身处祖国各地的信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参与到各类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赢取这场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添砖加瓦。

公司领导班子全员带头,干部教师20余人积极响应“下沉一线”号召,第一时间加入公司党员突击队、所在社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开展门岗值守、信息登记、物资分发、消毒消杀等志愿工作,认真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基层防护的“组织员”和小区群众的“服务员”。“信管学院学者领导亲自带队值守,为全校所有学者带了个好头!”公司党委赵雪梅副书记对我司积极参与学校值守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一大批青年员工志愿者也在基层防控一线和线上志愿服务中与老师们遥相呼应。2019级本科生韩鹏飞等30余名同学,参与到体温排测、站岗守卡、便民服务等社区(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协筑社区、街道、村镇“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强防线;2017级本科生马舒婉等80余名同学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一对一伴学”“线上义务家教”等活动,为高三学子和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线上陪伴、心理疏导相关支持;还有同学投入到物资保障、防疫宣传、公益作品创作等各类抗疫志愿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为战“疫”助力。

公司师生党员积极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院39个支部的450名党员师生,自愿捐款74167元。不少师生员工虽彼此身隔千里,但勠力同心、携手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筑牢信管人共同的奋斗记忆。

三、研学相长,师生同解时代命题,构建社会记忆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关系人类命运的大考中,信管师生迎难而上,尽己所长,努力交出价值卓越的学科答卷。学院教师积极围绕疫情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应对机制、信息披露、舆情应对、谣言治理、信息素养等重要课题和现实问题,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政策建议。目前正在撰写及发表与疫情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已向各类智库提交研究成果2篇。学院教师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上发表文章近10篇。

信管学子也积极在疫情防控中磨练专业本领,用躬身实践认知专业价值。档案学专业的30余名本科生、硕士生联合开展“珞珈抗‘疫’纪实档案”实践项目,正在搜集、整理公司师生、员工以及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在抗击疫情中的档案资料,拟产出系列档案成果,将抗击疫情的公司行动写入学校记忆与校史,践行“社会记忆积极构建者”的专业使命。同时,由学院档案学专业员工主要运营的“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专业平台作用,在抗疫期间,制作了“疫情与档案”系列推文,包括整理非典档案,为疫情防控提供指引;介绍医疗档案,提供档案助力医疗建议;收集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留存社会记忆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必然要被写进历史的战“疫”。公司信管人正在用自己的学科力量,协助构建这场人民战争的社会记忆、历史记录。

四、齐聚“云端”,师生共谱爱国新曲,写就青春记忆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期间,信管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全体辅导员、班级导师冲锋在前,扎实开展各类员工思想引领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为全院962名本科生、976名研究生构建起身心健康的坚强“防火线”。线上问卷、QQ群接龙,“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全院师生底数清、情况明。本科教学,“云”上开启,翻转课堂、直播授课、互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悉数登场。线上年级大会、主题党日、团日和班会活动顺次展开,师生隔空互动,同学们线上交流,网络育人呈现良好风貌。截至目前,学院员工工作实现双“零”目标,全院员工“零”感染,参与线上网课学习“零”缺席。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作了系列抗疫网络文化作品。发起并联合武汉6所高校6个学院共同开展“同唱一首歌,同守一座城,青年学子‘青春告白祖国’”活动,合力录制公益抗疫歌曲《我相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先后被中宣部“学习强国”,教育部“微言教育”官方微信、微博,团中央官方微博,公司官微等近40个网络平台转发,点击量超过50万;学院本科生用代码敲出的“一朵樱花延时开放”视频,登顶微博热搜;研究生自主创作了《同心抗疫,共待花开》视频,致敬抗疫战士;合唱团同学歌曲联唱《岁岁平安》,诉说对江城的思念。此外,同学们还创作了抗疫海报、我的抗“疫”故事系列文章、图说“思珈”图片展、手写祝福等,以这些作品为载体,表达“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青春情怀,传递战“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是不幸的;然而,身处信息时代,我们又是幸运的。在新的时代里,人类交流不会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而中断,人类活动得益于技术手段而愈加容易被留存、被记录。疫情会过去,记忆却会永存。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管力量必将成为全院师生共同的时代记忆!